无标题文档

西安食记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09/7/30 浏览人数:99100

分享:

分享到人人网

[导读]分享三亚旅游攻略,内容包括:交通,没事,住宿,购物,游玩以及一些相关提示。


仅以此文献给从未去过西安又对西安小吃满怀憧憬的驴友,并欢迎品尝过西安小吃的朋友来批评指正。

春节西安之行,领略了众多历史遗迹的同时,作为第一次来西安的江南人氏,也没有忘记品尝西安众多带有西部色彩的地方特色小吃。

行前也参看了这里不少前人关于小吃的介绍,各位驴友来自五湖四海,口味偏好不一,对食物的评论见仁见智,此文仅以个人的感受、本着客观忠实的态度来尽量作一个相对详实的介绍。

肉夹馍3分)——

这是此次西安之行前已吃过不只一次而且十分喜欢的西北名小吃。终于要来“顶礼膜拜”正宗货了,心里好有一份期盼。

头次吃的是名声远扬的竹笆市“樊记”。时近中午,也许是年初一,正常营业但店堂内空无一人,要了优质的(4/个)腊汁肉夹馍,再配一碗醪糟(1/碗)。肉夹馍套着纸袋放在盘子里端上桌,纸袋已被油浸了大半,咬上一口,肉的确很是酥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入味很浓。但是——,那个馍却是介于软硬之间,硬处不脆,软处不绵,嚼起来不尴不尬,综合感觉比较平庸。

在困惑中吃完“盛名”之下的樊记肉夹馍,心存狐疑。其后几日,在别处又吃过两次肉夹馍,味道、口感也还是乏善可陈,实在找不到凤愿得偿的欢喜!数次请教当地人,得到的回答都是,西安的“肉夹馍”其中夹的就是纯肉!立刻明白,我在北京等地吃的,那肉在剁碎的同时掺放了辣椒和香菜末,吃起来自然口味丰富多了!

当地人推荐,秦豫肉夹馍(东木头市,碑林北面)、刘峰肉夹馍(南门外振兴路口)比樊记好许多,可惜这两家店春节期间不营业,没有尝到,无法比较,但对只有肉的肉夹馍真不敢报太高的希望。至于这“樊记”肉夹馍,个人也只给打个3分(刚及格)。

于怅然若失中竟想起余光中的那句——“当你的女友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禁不住在心里疑问:当我们已经习惯和接受了事物的变异或改良,真正遇见所谓的正宗或原始,还会再获得一种认同吗?

醪糟3.5分)——

醪糟这种吃食,并非西安唯一,江南、四川等地都有。但西安的醪糟,强调的是汤,汤清而甜淡,与干巴巴的肉夹馍配合,是为解渴去腻。里面的醪糟米,稀稀拉拉呈颗粒状地游浮于汤内,闻起来少有甜酒的浓厚醇香。或许,在这西北豪爽之地,这样东东,倒讲究的就是一种清淡吧。个人给打3.5分。

甑糕(zèng4分)——

走到北广济街和西羊寺交叉的路口,猛然看见“东南亚甑糕”的大牌子和下面排了不少人队伍的同时,欣喜之间脑子没一秒钟多想,即刻指挥自己的腿脚就站到队伍末尾了!

“甑糕”这两个字,因一位西安的朋友曾给看过详细文字介绍,这种食物已深深印在脑子里了!所谓“甑”字——主要是指蒸糕的容器,据传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产生。这“甑”好象就是一口大铁锅,里面厚厚的一层枣泥一层糯米,卖的小伙子操着一把小铲刀,从上面挖出一坨冒着热气的糕体,刮入纸饭盒里,上秤称分量。盛起来时枣泥与米饭已不是层次分明而是混沌一处了,卖的品像不是很好,但这不妨碍当地人对之的喜爱,买上两三盒甚至四五盒的大有人在!

粘乎乎地盛在饭盒里,冒着热气,而空气中也隐约有了几丝温柔的甜香……,立即尝上一口,非常软糯,那种甜味完完全全来源于枣的自有原味,故在甜中含一丝细微的药香。再仔细观察手中的这份,枣泥稀软,糯米饭粒几乎都失去原形、化为糕状,间或有几粒花生和芸豆镶嵌其中,已被蒸得很烂了,入口即碎。总体感觉枣香浓郁,甜而不腻,好味道!可以打4分了!

只是,若按内容来表述这样吃食,似乎叫“枣泥糯米饭”或者“八宝饭”的简装版“三宝饭”不是来得直截了当吗?或许,以制作的炊具而被称作“甑糕”,赫然透着历史遗脉、文化底蕴和对如我这般好吃之徒的异乡人一份神秘诱惑?!

石子饼4分)——

从兵马俑出来等车的时候,就看见路边有卖这样的吃食,样子怪怪的,好奇之心驱使自己上前询问,得知这是“石子饼”。观察做饼的老妇,只见她熟练地从一团白面胚中揪出一小坨,擀成一分钱硬币厚薄、盘子大小的圆饼,平铺在铁锅里加热的黑色油亮小鹅卵石上,再盖一层黑石子,烘焙数分钟即成。

买一个凉透的,咬上一口,酥脆,微咸、葱香,还有若隐若现的花椒麻刺激,好吃新奇!看着这形象独特凹凸不平的饼,忽然想起曾在北京的超市里见过类似的东东,只不过那饼上下起伏整齐划一,应是机械加工的,不像这里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做出的饼每一张都不同,生动情趣多了!

站立在兵马俑外的郊野,于冷冽风中啃着石子饼,耳旁似乎回荡着屠洪刚那首《霸王别姬》的旋律……,自然而然,内心生出了一种粗犷豪情……

后来发现超市里有袋装的卖,每个只有巴掌大小,做的比郊野的精细多了。据说此饼放一年也不坏。超市里的分咸、辣、果、甜等口味,只买了咸味的带回来尝,也非常香酥,是方便携带、馈赠亲友的特色之物,个人打4分。

图1——甑糕、石子饼

泡馍4分)——

大名鼎鼎的西安美食,虽然西安以外的地方也未必吃不到,但作为一个不很喜欢面食的南方人,还是把品尝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美味的第一次留到西安。舍弃了攻略上所谓的名店“同盛祥”和“老孙家”,直奔许多西安本地人推崇的回民街。

在西羊市的一家“老孙家”(此老孙家非彼老孙家)看见当地人很多,就进去坐下,要了碗优质羊肉泡馍(肉多些),因是晚饭高峰时期,馍是机器切好的碎丁。大海碗端上来时,第一眼看到汤呈乳白色,没有想象的多,将将把馍淹没,数片薄而带筋的羊肉铺在馍块之上,几缕粉丝半浸在汤中。

第一口吃来,平平淡淡,既没有新鲜食物带来的惊喜,也没有满怀期待落空的失望,一种有汤有面的主食而已,羊肉倒是很嫩也很烂,没有一丝的膻气。

一口口地细嚼慢咽,吃到一半以后渐渐地感觉来了。松软但还有韧性的颗粒馍中隐含一丝若有若无的花椒轻微麻香味,但又不像川菜里那样强烈。似乎不经意间撞到舌尖上,刚想去深究,旋即又消失了。再吃一口馍,又清楚地感到这味道的存在,尽管是那么淡,好象隐藏在深处——要用心去追寻……

当一碗羊肉泡馍还剩三分之一时,终于体会到了“鲜”字,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浓汤中的调料已然完全渗进了馍内,肉的香味和生面的腥味紧密交融在一起,再吃起来,粉丝滑顺,馍粒鲜香!这时节,方才品到泡馍的“泡”字的精髓,领略了渐入佳境的过程……

后一日又在同一条街上的老安家品尝了牛肉泡馍,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入乡随俗、循规蹈矩,自己一点一点耐心手掰的,掰得如黄豆大小相当碎了,馍是半生的饼状,不是很硬,而且掰得过程中可以闻到一缕面粉淡淡的香气。弄好了由服务员夹上号牌夹子拿走。

再端上桌,青花大瓷碗里盛的满满,尝一口,这次感觉果然不同,老汤把碎馍揉搓侍弄得丝丝入味,馍已最大限度地吸收了汤和肉中的精华,变得肥腴柔韧又鲜美!搁上辣椒,就着糖蒜,好有特别风情。真切享受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这一次,体会了“掰”字的重要!

看来,泡馍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掰的过程!难怪当地人乐此不彼呢!就算外地人学不来那一份“慢条斯理,悠然自得”般闲雅趣味,单单为了口腹的满足,这也绝对是吃泡馍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呀!!

泡馍按照自己的标准,可以打上4分了!

烤肉2.5分)——

众多网友都推荐平娃烤肉,我当然径直先去这家了。羊肉串有点肉质老而干硬,味道过于浓咸了,反正比我在新疆和兰州吃的差了不是一星半点。牛肉稍好点,但还是味道重得过头了,而且肉串比较小,马面鱼尚可,但价格贵了(20/条)。到是在“一分利”的烤肉味道还好点,总之,烤肉评价不高,只能给2.5分。

贾三灌汤包4分)——

这应是西北名头响亮的,作为一个喜欢汤包的江南人,又无数次尝过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上海、杭州、淮安、扬州等各地小笼汤包,尽管行前看网上评论,对之毁誉参半,但信奉“实践出真知”,决心还是要尝试一下。

汤包店初二才营业,从兵马俑回来,就直奔西羊市的贾三灌汤包店。既然是清真,馅只有羊肉、三鲜、牛肉等。还不到下午五点,四层店堂已是高朋满座,跑堂的店小二快速来回穿梭,吆喝声此起彼伏,好一派生意兴隆的景象。

要了羊肉和三鲜的各一笼,一笼610个。很快端上桌,看上去包子不是浑圆饱满的,已经塌陷了。早已烂熟吃汤包的诀窍——“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如法夹起一只,那包子皮薄得如同馄饨皮,呈半透明状,好象里面的内容几欲破皮而出!小心咬一个小口子,吮吸汤汁——汤不少,热乎、鲜咸而浓郁,不同于江南汤包里是微带甜味的,当然也没有羊肉的膻气,完全另一种风格,比心里预想的要好些。

喝完汤,剩下的肉馅与南方的小笼汤包差别较大。首先,肉馅不是很紧密地团成团,有点松散,咬起来肉质还算嫩;其次,肉馅的量比之南方一般小笼汤包肉馅少一半不到,若与无锡小笼比,恐怕三分之一也不足了!但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一笼10只一人吃不费吹灰之力,若是无锡小笼,4个就让人撑饱了!

当然,个人感觉贾三灌汤包的皮薄得有点过分,缺了足够的韧性,10只里面只有56个能保证完好无损,其余的就喝不到汤了,不如江南小笼汤包平均都能保证十之八、九的完整,美味汤羹几乎一点没糟践。这一点上有待提高。个人打4分。

八宝粥4.5分)——

当然还是贾三灌汤包店里的,这是被众多网友盛赞的,果然名不虚传。八宝粥的名字并不令人陌生,许多地方都有,家庭里做起来也不费事。

端上桌时第一眼看来实在平常,盛的碗都是铝制的,似乎有些粗糙。定眼细细打量,和我们通常吃的呈红豆色的八宝粥不同,这是一种黄橙橙的粥,鲜艳的颜色就让人胃口大开。

这一碗里内容极度丰富,除糯米外有百合、莲子、荸荠、红豆、花生仁、枸杞、山楂等,还有一种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柔软的细根。粥里似乎还添加了一层薄薄的藕粉(芡粉?),让粥显得透亮而又稠滑。米粒不是每一颗紧密地挤着,而是个个精神饱满又自在地游离于柔糯的稠液中,有一种灵动的神韵……。

喝上一口,清甜柔滑,淡淡香溢,甜味拿捏得十分恰当,那一份薄芡把各种料调和得顺从妥协,使得流质食物的稠稀度控制的不温不火,穿肠而过的温润感觉着实舒坦,是化解汤包油腻的绝佳搭配。

从记忆深处桩桩件件地搜索,回想曾经吃过的几乎所有八宝粥,都要在这碗面前卑躬屈膝,垂头汗颜……
个人打4.5分。后来在别的店也吃过两次八宝粥,显然不如这里。再次隆重推荐!

图2——贾三八宝粥、灌汤包

西安饭庄——

在回民街上吃了两天,毕竟要在西安登一次大雅之堂,吃顿正式的饭,还是选择了前人提到的“西安饭庄”,在东大街距钟楼一站地。一楼是19/人的自助餐,也都是西安小吃,人很多,我们直接上二楼点菜了。

凉菜要了“西安凉粉”和“蜜汁大枣”,西安凉粉虽说红油铺满表面,但并不是特别辣,调料拌得很入味,咸、香、滑爽、微酸,有些西北的特色,没几筷子就被两人抢吃完了!个人评价4.5分;蜜汁大枣确实大,基本是平时的两个那么大,体现地方特色,可以打4分。

热菜是“茶树菇油菜”双拼和“烩三鲜”。这茶树菇油菜确实有点创意,几日不吃蔬菜,真有如隔三秋的感觉!给个4分。烩三鲜里的三鲜指肉丸、肉片和皮肚。皮肚是猪肉皮晒干油炸而成,在南京经常是放在汤里的。想不到西安也有!给3.5分。

饮料喝的也是西安特产——稠酒,就是酒酿的米酒,乳白色的,热的下肚,暖胃!只有1度,甜丝丝的,终于可以效仿梁山好汉,满足自己大碗喝酒的愿望了!给4分!点心中的“核桃酥”大约是核桃与面粉混合烤制而成,味咸,但干巴巴的,口感一般,只给3分。“油塔”算是地方名小吃了,据了解,由面和猪油掺在一起,作成细丝状盘成圆馍状,上旺火蒸制而成。端上桌时服务员告知要趁热把油塔抖散了蘸蒜泥吃。关于这“抖”的程序,他们还有套说词呢!——“一抖精神抖擞,二抖友谊长久,三抖财源不断,四抖什么都有!”哈哈,其实个人感觉油塔的口感尚可,但调料仅仅是香油蒜泥,吃起来未免味道单调,能给个3.5分吧!再说那个“枣末糊”,就是枣的流质状态,味道纯正,甜酸适度,不愧是地方特色,打4分!

3——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蜜汁大枣、西安凉粉、烩三鲜、油塔、核桃酥、枣末糊、茶树菇油菜

贾永信柿子饼4.5分)——

行前看各前辈攻略提到柿子饼怎样好吃云云,心下纳闷,以为柿子饼不就是柿子晒干的柿饼吗?很多地方都有,西安的再能好吃到那里去?到西安的第一天,下午从历史博物馆回来,从百盛旁边的北广济街去回民街,在路口不远处看见“老徐家”的柿子饼铺子和排了56个人的队伍,这下搞清楚了。

原来,柿子饼是用西安临潼产的新鲜火晶柿子(比核桃略大,无硬核),去皮摘蒂和上面粉成火红色面胚,再包裹上豆沙、核桃仁、芝麻、花生、枣泥等不同馅料双面油煎而成。

柿子饼金红色,拿在手上小巧可爱,轻轻咬上一口,面饼外脆里软,桂花香气飘溢,蕴涵着十分明显的柿子味道,馅甜而烫嘴,要小心!后来询问当地人,因为要用新鲜柿子制作,而柿子的保存时间有限,所以柿子饼一般只有秋冬两季才有供应,真是一种十分有地方和时令特征的风味细点呀!

走过西羊市来到北院门的“贾永信”,果然排队买柿子饼的人更多!最后一天回来前我们足足排了40分钟总算买到了,立刻趁热品尝,一样柿子飘香,酥脆软棉相间,而内里馅的甜度比老徐家的淡一点,但正符合清淡的恰当程度,连自己这个不爱吃甜食的人都一口气吃了3个!

“贾永信”的柿子饼给打上4.5分!友情提示:很多外地人买了带回家,热时不可以用微波炉,否则都团成死面疙瘩了!用平底不沾锅小火两面煎热(不加油,柿子饼有油),能达到新鲜出炉时效果的十之七、八,所以买时趁热现吃是最地道的。

擀面皮4分)——

顾名思义,也是一种面食,长条宽扁像凉皮,呈鲜亮的透明色,凉拌佐以辣椒、芝麻、油盐等,咬起来十分筋斗,口感厚实又滑爽,当地人是很爱吃的。

自己初尝之下只感到浓香、深鲜而微辣,但咀嚼后吞下肚时,哈哈,这看似其貌不扬的东东开始发挥它的潜在功力——,辣性的后劲上来了,真是满口灼热,令人咂舌,几乎让人不能忍受,……待辣味缓缓消散后,依然想吃第二口……打上4

这也是在“案板街”的胖嫂面馆里吃的。

歧山面4分)——

在东大街靠近钟楼北边一条叫“案板街”的胖嫂面馆,初三才做生意,去了第三次才吃到的。

鲜艳的橙红色汤面上漂浮着四季豆、土豆、胡萝卜、肉丁、豆腐丁、西红柿等,红黄白黑青,花花绿绿,颜色上已是占得先机,这些配料也叫“臊子”。轻启朱唇,沿碗边慢慢吹出一片真空地带,在汤上嘬一小口,辣辣酸酸的味道拂过舌尖穿过喉咙直抵肠胃,爽口润心,畅快!

捞起面条,面细且扁薄,呈半透明状。吃到嘴中绵中藏韧,味入三分,很香!

曾读过贾平凹的“西安小吃小识录”,文章里写到歧山面有九字令:韧柔光,酸辣汪,煎稀香。韧柔光是指面条之质,酸辣汪是指调料之质,煎稀香是指汤水之质。

西安市有许多面馆,可能我去的这家名气也不大(倒有不少本地人),面尽管并未做到上述那样精深的境界,细细切碎的各味配料混和了独特的酸汤,很令味觉有所享受,也让视觉获得满足!打上4分。

图4——柿子饼、歧山面、泡漠、擀面皮

绿豆糕4.5分)——

绿豆糕实在不希奇,从小到大不知吃了多少,北京的粗糙无法与南方的相较。在粉巷(注)的“家乐”超市看见“思乡牌”绿豆糕,不以为然,因产地就是陕西,漫不经心地拿了一小袋,不过是想带回一样地方特产罢了!

但回来品尝之下,却大为惊讶!它的口感比江南一带的绿豆糕还要细腻,比之少糖又没有油润,而与北京的绿豆糕比,又绝对不显得粉面干巴!!含着淡淡的薄荷香味,吃到嘴里好一份清凉,那清香在口中逗留,有恋恋不忍咽的境界!而吞入肚中又留一丝细润的回味,真给人惊喜!想不到西安也有这样风情温婉、胜过江南的点心,叹服!非常值得推荐。4.5分!

注:粉巷为街名,实际上是一条宽阔的大马路,好媚艳的名字!几次走过,总令人想起那句——“长安回望绣成堆,……”;此处所指绿豆糕与回民街上卖的不是一回事,回民街上的外表看与江南的基本一致,有油有馅。

biangbiang面——

哈哈,还有这个biangbiang面,在火车站和小雁塔附近看见招牌,虽然店铺都没开门,依然在门前彳亍半天,对这个如此笔画巨多,繁复无比的汉字琢磨好久,只留了个囫囵的概念。

不耻下问请教当地导游,学了首顺口溜,终于记住了怎样写这“biang ”字了——

“一点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二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中间夹个言篓篓,你也长、我也长,里面坐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搭挂麻糖,推个车子逛咸阳。”

据了解,“biang”只有在康熙大字典里才有,“biangbiang”是指做面时,面团在案板上搓揉摔打发出“biangbiang”之声得名,而且乾隆皇帝也夸赞过呢!虽然没有吃到,好歹也揪得几缕深邃饮食文化的皮毛!

粉汤羊血饸饹5分!满分)——

“饸饹”以前只闻其名,未见其形,这次知道了,就是用荞麦面做的面条,颜色是深褐色的,可煮可炒可拌食。羊血在这之前从未吃过,但个人十分爱吃南京的鸭血汤,喜欢鸭血的那一种嫩滑、鲜美、清爽。粉汤羊血是众多驴友推荐的,当然也记在心里了。

一碗粉汤羊血饸饹,面上撒满了葱花、香菜末、辣椒丁,褐红色的羊血和白色的豆腐相间,汤里飘浮着一丝红色辣油,花椒香味扑鼻,看之闻之无不诱人食欲。先喝口汤,清鲜而微辣,立刻让人胃口大开,再尝尝羊血块,鲜嫩无比!这鲜味,比汤更胜一酬,推想一定是在制作羊血的过程中就添加了作料;而那嫩的程度,可以说比南京鸭血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是那饸饹也十分入味,咀嚼爽滑的同时也不失韧性。混合起来的那些呛、咸、麻、辣、香,如一缕缕细浪掠过舌腔,刺激味蕾,一波高过一波,真让人欲罢不能,大呼过瘾!这碗粉汤羊血饸饹应是此次西安之行吃到的最最鲜美的食物了!倾情推荐,打5分!(满分)

这是2006131日的早上,其实这之前已经吃过东西了,因等去乾陵的车,闲着无事,看见旁边大华小吃城里有这东东,很随意地要了一碗,本来只想浅尝辄止,不料撞到这等非常美味,于是乎,一边心里暗暗警告自己多吃了要发胖,一边又忍不住一口接一口不肯停嘴,就在这样极其矛盾的心情里和激烈思想斗争中吃个底掉!……

真正的美味往往是这样,它缺乏华美的外表,也没有显赫的名号;它不处“庙堂”之高,而在“江湖”之远;它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卑怯畏缩;可能它成就不了名店上不得宴席,但却是流于坊间、传呈了乡野最真实的味道,在平凡的日子里保持一贯的独善其身,一旦相逢知味之遇,立刻带给赏识的人以最真最美的惊喜!!!

也许别处也有比东大街的大华小吃城里更好味的。后一日又在这里吃了麻辣羊血,羊血还是一样鲜嫩滑润,只是呛、咸、麻、辣、香的味道更加浓郁, 与南京鸭血汤的淡雅、清嫩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两样血都是那么让人迷恋的美味!

羊血的味道久久而深深地烙在味觉记忆里了,在今后的饮食生涯中,每每想到此,都会心荡波澜、口涎馋虫;与没尝过的朋友提到,大约也会倾情推荐、极力夸赞。这样的美食,实在能叫人问香下车,尝鲜留步!

图5——粉汤羊血、biangbiang面

特别说明——

所谓“回民街”并没有在地图上明示,它应该是指鼓楼北侧的北院门、西羊市、大皮院、北广济街等围绕清真寺的一带回民居住地。这几条街很都窄,来往的人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很是热闹。两边店铺鳞次栉比,昏黄的灯光摇曳闪烁,照得案子上腊牛羊肉的鲜红透亮,让托盘里炸柿饼子愈加金黄泛光,在各种声音憨厚淳朴的叫卖吆喝声背景映衬下,不断地诱惑着人的食欲。

凉糕是糯米粉做的,上下两层糕中间夹着枣泥,和另一种白糯米做成大个粽子状,切成一块块的,涂上很多蜂蜜和豆沙放入饭盒,可以用牙签边走边吃,也不错!

镜糕是糯米粉蒸熟后压在小模具里,放在小屉上蒸几分钟,熟了后放点蜜饯,蘸上白糖,虽然只有薄薄圆圆的一片,桂花香飘,遍地都有,很随意的小吃

网上一致称道大皮院的定家小酥肉, 没开门,没有吃到,不敢妄加评论。众多网友提到的东大街把口的开元商城下面的钟楼小奶糕,是一种雪糕冷饮,大冬天没敢吃!

酸菜炒米个人不太感冒,没去“红红”,吃的是“一分利”的,无论从配料、颜色、品质等方面都比不上我喜欢的“扬州炒饭”,二者相较,毫无疑问,前者是平民,后者是贵族,在这点上我不得不嫌贫爱富;酸梅汤喝了好几家的,总体感觉都行,不比北京名牌“信远斋”的差。“蓝带果啤”也是香甜清爽……

陕西小吃太过丰富了,了了几日,只接触到沧海一粟。总体而言,西安的地方特色小吃多以面食为主,分量多又味重,口味上偏于咸香酸辣,但也有不少品种如同西北汉子,不都是五大三粗,而是粗中带细,体现一方水土风情,并且在朴实大方的外表下,蕴涵了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深湛的文化传承,就像西安城一样久远而醇厚……。

与多数南方小吃那种慢嚼轻咽的方式、在细微缠绵中体会清淡柔润的滋味完全不同,到了这里,要有个坚强的胃、一副适应各种刺激味道的牙齿、一张宽容的嘴巴,有时甚至要加快吞嚼的速度(凉了味道打折),再报着感知的态度,肯定可以得到新奇而美味的际遇。

全文完,谨祝各位驴友旅途顺利,大快朵颐!


三亚相关
三亚娱乐
三亚游记
三亚美食
三亚攻略
三亚交通
三亚景点
三亚购物
三亚旅游攻略
三亚住宿

三亚攻略图库

三亚品质度假公寓推荐
三亚碧海蓝天-海景家庭三房12海星阁 碧海蓝天-海景家庭三房12海星阁
¥548 6.0折 原价:¥877节省:¥219
三亚蓝色海岸-无敌海景房2603 蓝色海岸-无敌海景房2603
¥789 6.0折 原价:¥1262节省:¥316
三亚蓝色海岸-豪华海景套房E1-1906 蓝色海岸-豪华海景套房E1-1906
¥568 6.0折 原价:¥909节省:¥227
三亚蓝色海岸-豪华海景母子房D3106雕刻时光 蓝色海岸-豪华海景母子房D3106雕刻时光
¥328 6.0折 原价:¥525节省:¥131
三亚金陵海景花园-蒲公英套房 金陵海景花园-蒲公英套房
¥738 6.0折 原价:¥1181节省:¥295
三亚金茂海景-豪华海景两房2B-2205 金茂海景-豪华海景两房2B-2205
¥298 6.0折 原价:¥477节省:¥119
厦门官邸-豪华复式母子房 官邸-豪华复式母子房
¥268 6.0折 原价:¥429节省:¥107
三亚蓝色海岸-无敌海景房B1-2806 蓝色海岸-无敌海景房B1-2806
¥268 6.0折 原价:¥429节省:¥107
海南岛度假旅游专题
三亚蜜月海景公寓排行榜
三亚度假春节玩转海滨过暖冬
海量海景家庭公寓任您选
我们约会吧.私奔到三亚

热门城市旅游攻略

广州旅游攻略 深圳旅游攻略 从化旅游攻略 珠海旅游攻略 惠州旅游攻略 清远旅游攻略 苏州旅游攻略 北京旅游攻略 三亚旅游攻略 丽江旅游攻略 厦门旅游攻略 凤凰古城旅游攻略 巽寮湾旅游攻略 婺源旅游攻略 泸沽湖旅游攻略 香格里拉旅游攻略 西冲旅游攻略 开平旅游攻略

高端品质保证
品牌酒店公寓,保证入住品质。
全网最低
VIP品牌联盟,最低价格保证。
无房赔付
到店无房赔付首晚房费。
入住积分
入住评价获高额现金积分。

版权所有@盛世巨威网络有限公司Copyright 2006- @ www.Sanya58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86-591-83895100 FAX:+86-591-87785729(CHINA)[三亚580旅程网](尊品E程旗下)

[尊品E程]预订总部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 13799362092,手机、固话和小灵通均可直接拨打


安全站点图标


ICP证-闽备
17001993号-5


报警岗亭